你在这里

“迎春须趁早,好风弄纸鸢” ——记阿穆尔国立人文师范大学孔子学院中国风筝比赛

2014年3月1日,初春第一天。阿穆尔国立人文师范大学孔子学院儿童班的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这天恰逢周六,期盼已久的中国风筝比赛终于开始了。
天公也作美,万里无云,东风劲吹。
赛前,常丽老师先给孩子们举办了“中国风筝艺术”讲座。从讲座中大家知道了中国风筝制作的历史、用途和种类。大家还现场兴趣盎然地体验了中国风筝的制作方法,把精美绝伦的雨燕风筝组装起来。

讲座过后,老师们领着孩子们来到市中心的青年广场上。广场上游人如织,已经能嗅到浓浓的春的气息。孔子学院的到来一下子成为关注的焦点。周围的俄罗斯人纷纷询问:你们这是在干什么?这风筝能卖给我们吗?大家骄傲地说,我们是孔子学院的,这是孔子学院的风筝比赛。风筝是不卖的,但是如果来孔子学院学习,我们的风筝可以尽情地玩儿。果然,当场就有人表示要来孔子学院报名了。
说是比赛,其实大家的技术也都不娴熟。刚开始,不是风筝一头栽下,就是线缠到了一起。所有人都被弄了个手忙脚乱。但孩子们的耐心和热情却是惊人的,渐渐地他们就找到了门路,最后,风筝终于飞上了蓝天!当风筝飞起那一刻,所有人的心情也都像风筝一样一下子升腾到空中。热妮娅和耶娃两个小姑娘兴奋的得跑来跑去,尼基塔和廖尼亚虽是男孩,但却表现出反常的耐心和仔细,他们手握长线,把风筝放得稳稳的。五彩斑斓的中国雨燕翱翔在俄罗斯蔚蓝的天空,播撒着春天的欢乐……

 

风筝最早起源于中国,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放风筝不仅是中国人喜爱的活动,也广传于世界。通过户外放风筝活动,孔子学院把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介绍给俄罗斯朋友,丰富了中俄两国文化的沟通手段,加深了中俄两民族的友谊。借此机会扩大孔子学院的影响这个效果当然也是意料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