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 发布
为庆祝阿穆尔国立人文师范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五周年,孔院举办了“孔院名师讲坛”活动。孔院外方院长科什金于11月10日开启了讲坛第一讲。他讲座的题目是“俄语视角下的汉语将来时的表示法”。
汉、俄语是两种相去甚远的语言。不论是在形态变化,还是在语义构造,抑或是在语法规则等方面都多有不同。汉语的“时、态”作为至关重要的语法项目之一既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从俄语研究者的视角探究汉语“时、态”问题的著述尚不多见。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单位系统,其中每个成分的存在都离不开与其他成分的关系。语言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动态的,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科什金院长运用言简意赅地语言,将“汉语将来时”循序渐进娓娓道来。他首先从汉语将来时的1)词汇形式标志;2)句法结构标志; 3)语境因素;4)“了”的时间标志两重性等四个方面向与会者阐释了俄罗斯汉学家对汉语将来时显性及隐性标志的理解。进而又通过俄汉语互译引领大家深化了对汉语将来时表示法的认知。
作为俄罗斯远东地区本土汉语教师培训中心主任、俄罗斯本土汉语语法学资深专家,科什金多年以来在致力于孔子学院对俄汉语教学实践的同时,积极进行俄汉语语法理论对比研究,经验丰富,著述颇丰。此次讲座为其多年潜心研究心得之一。 讲座内容充实严谨,有理有据。为“孔院名师讲坛”的后续讲座拉开了精彩的序幕。
科什金院长讲座现场
文/徐英平 图 /郭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