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amgpgu 发布
春风送爽、绿意盎然。阿穆尔国立人文师范大学科学节又如期而至。为使此次科学盛会更增添一份独特的魅力。阿穆尔国立人师范大学孔子学院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汉语教师培训中心于 当地时间5月19日至20日举办了第四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及犹太自治州高校及中小学汉语教师教学法与科学实践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云集了来自阿穆尔国立人文师范大学中文专业师生,共青城市第一、第九、第十六、第二十三中学、“新世界”区级小学、阿穆尔斯克市第二中学等公立学校的汉语教师和孔院驻地及周边的私立汉语学校的教师和孔院的教师及学员70余名代表。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为期2天,共分为主旨发言、分组讨论和听课评课三大板块。大会主旨发言又分为教学实践与方法论和语言学两大系列。共计13个主旨发言。发言内容涉及汉语语音、语法、语义、翻译(汉俄、汉英)、教学法、学习心理、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研究对象涵盖大学、中学、小学及非学历教育成人汉语等诸层次。
孔院外方院长科什金学术报告(1)
孔院外方院长科什金学术报告(2)
孔院中方院长徐英平学术报告
阿穆尔国立人文师范大学副校长兼孔院外方院长科什金的《汉俄语音特点对比及教学技巧》报告开启了研讨会的序幕,继而所做的《汉语中被动态的表达方式》的第二个报告及中方院长徐英平所做的《汉语反义单位构造的度量词管窥》报告将研讨会的关注度推向高潮。孔院外方副院长基其金娜的《论汉语史课的教学经验》、第二十三中学汉语教师扎娃茨卡娅的《中学汉语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法》、孔院俄方教师卡芙丽洛娃的《汉语中“把”结构问题探析》等报告充分展示了俄罗斯本土汉语教师对汉语教学方法论和实践问题的积极思考。孔院中方汉语教师王凤英的《“了”的时间意义与典型错误分析》及阿穆尔国立人文师范大学中文专业优秀生科比亚果娃的《汉英翻译中幽默效果的传递》和巴里卡尔波娃的《汉俄政论语篇中情感色彩的语用特点》等报告也引发了与会者的热议。主旨发言后,与会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交流了彼此的经验和感受,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孔院的图书馆和文化体验区。
代表发言
代表发言
代表发言
在研讨会期间,孔院在其教学点共青城市第九中学和孔子学院还分别安排了汉语公开课和观摩示范课活动。此次遴选的主讲教师均为俄罗斯本土汉语教师,她们分别是巴卡莫洛娃和谢苗什科。两位教师虽然教学风格各异,但都不失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和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孔院中外方院长及评课教师在对主讲教师成绩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各自具有建设性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为其今后进一步提升汉语教学水平指明了方向。主讲教师和评课教师都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严谨、实效,收益良多,并表达了意欲参加2017年度主讲教师资格遴选活动的热望。
代表发言
代表发言
阿穆尔国立人文师范大学孔子学院暨俄罗斯本土汉语教师培训中心是由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于2012年授权成立的远东地区权威性俄罗斯本土汉语教师培训机构。以该中心为核心每年定期召开汉语研讨会举办系列相关活动已经形成本孔院的品牌活动项目之一。它充分凝聚了孔院驻地及周边地区汉语教学及研究同行,为他们搭建了提升汉语水平与能力、交流汉语教学与研究经验、获取最新汉语信息与动态的国际性高端平台。它与所在大学日渐融合,已然成为驻地及周边地区名副其实的汉语语言文化推广与交流的龙头。为增进中俄两国人民间的相互理解,深化彼此友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文:徐英平;图:郭莎)